声学技术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声学技术
学会动态

人物专栏

  • 毛伟

    毛伟,男,1986年11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

                       
  • 宋韧

    宋韧,现任重庆清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声场设计、定向发声等。 学历与经历: 1992年~1996年首都经贸大学 ...

                       
  • 马晋毅

     马晋毅,男,1971年10月生,汉族,山西晋中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 牟笑静

    牟笑静,工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具备波束会聚能力的条纹-相关基波束形成算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具备波束会聚能力的条纹-相关基波束形成算法

    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290

    在水声信号处理研究中,常规波束形成(Conventional beamforming, CBF)方法受水下复杂环境影响,大孔径阵列难以获得理论阵列增益,且存在波束分裂、展宽等问题,导致了目标方位估计误差且阵列性能下降。针对这些...

  • 研究人员揭示来流湍流度对柱-翼干涉噪声影响的规律

    研究人员揭示来流湍流度对柱-翼干涉噪声影响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308

    湍流度是表征流场中速度脉动大小的物理量,来流湍流度对下游流动有显著影响。柱-翼模型是研究流动干涉噪声的经典模型,然而不同来流湍流度对其干涉噪声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 针对柱-翼模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332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下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水下目标探测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水下探测任务中集群临近目标探测、多亮点目标识别、高分辨成像等对参数估计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稀疏恢复方法在目标距离-角度...

  •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5/02/22浏览次数:1327

    快速高灵敏的气体泄漏监测是航空航天、新能源、工业制造及医疗健康等领域中设备运维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需求之一。现有的泄漏监测技术在实时性、灵敏度、成本、功耗及体积等方面均存在技术瓶颈,因而亟需探索一种...

  •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发布时间:2025/02/02浏览次数:1431

    声波的反常传播(负群速度,负折射等)是一种特殊且有趣的声学现象。之前人们在各向同性平板、圆管中观测到了这种现象,近期研究人员则通过开发具备这种特性的人工周期材料,以实现超分辨成像等应用。作为一种典...

  • 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准确估计水下声源方位的波束形成方法

    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准确估计水下声源方位的波束形成方法

    发布时间:2024/07/26浏览次数:2652

    对于实际水声信号来说,常用的方位估计方法是常规波束形成(conventional beamforming,CBF)。但是相比自由空间平面波的理想情况,由于水声波导所具备的多途和频散特性,CBF在实际水声信号方位估计中存在性能下...

  •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4/07/13浏览次数:2588

    CFRP-Nomex复合蜂窝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的外壳、翼面、机身等部位。这种结构强度高、重量小,从而能够提高燃油效率、减少运载成本。然而,蜂窝结构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容易产生脱粘等各种缺陷,严重影响其使用...

  • 研究人员提出适用于MIMO系统的目标检测与位置估计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适用于MIMO系统的目标检测与位置估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29浏览次数:2633

    随着技术进步,作为传统单输入多输出(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 SIMO)系统的推广,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因其在检测、估计、波束形成等方面的性能优势而获得了日益广...

  • 研究人员揭示高频Lamb波在微尺度薄板中的传播特征

    研究人员揭示高频Lamb波在微尺度薄板中的传播特征

    发布时间:2024/06/08浏览次数:2841

    当微尺度结构的特征尺寸减小到微纳米量级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对特征尺寸的变化非常敏感,受这种尺度效应影响,Lamb波在微尺度板中的传播特性与宏观尺度不同。研究微尺度板中Lamb波的频散及模态位移特征,有助于分...

  • 非厄米声学超构表面非对称反射镜

    非厄米声学超构表面非对称反射镜

    发布时间:2020/12/28浏览次数:4523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李勇研究员课题组和北卡州立大学景云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非厄米声学超构表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梯度折射率功能基元及其中粘滞损耗效应构造了非厄米声学超构表面系统,并在奇异点(Exceptiona...

  • 声学前沿动态 | 宽频通风隔声窗

    声学前沿动态 | 宽频通风隔声窗

    发布时间:2020/05/10浏览次数:4860

    导读 传统声屏障在隔绝噪声的同时阻断了空气的流通,然而仍有许多特殊场合需同时满足通风和降噪。例如,当今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下,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外界噪声的侵扰。近日,同济大...

  • 声学前沿动态 | 基于声学超界面对混响声场的调控和重塑

    声学前沿动态 | 基于声学超界面对混响声场的调控和重塑

    发布时间:2019/03/24浏览次数:13750

    文章来源:两江科技评论 导  读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的马冠聪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沈平教授,法国朗之万研究所的Mathias Fink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现武汉大学物理与科学学院的范喜迎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