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技术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学技术 >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学会动态

人物专栏

  • 毛伟

    毛伟,男,1986年11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

                       
  • 宋韧

    宋韧,现任重庆清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声场设计、定向发声等。 学历与经历: 1992年~1996年首都经贸大学 ...

                       
  • 马晋毅

     马晋毅,男,1971年10月生,汉族,山西晋中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 牟笑静

    牟笑静,工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5/07/18 声学技术 浏览次数:451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下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水下目标探测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水下探测任务中集群临近目标探测、多亮点目标识别、高分辨成像等对参数估计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稀疏恢复方法在目标距离-角度估计中依赖离散化网格或字典,网格失配问题会导致未处于网格上的目标参数估计性能下降。

郝程鹏研究团队将水下目标探测中的距离-角度估计问题建模为一个二维无网格稀疏恢复问题,进一步将其表征为一个解耦原子范数最小化问题,突破了传统稀疏恢复方法依赖于网格字典的瓶颈。针对该优化问题,团队还提出了二维快速内点法,用于高效且精确地求解参数估计问题。在处理一个具有M×N维(其中N是时域采样点个数,M是阵元数)的数据时二维快速内点法每次迭代的计算复杂度仅为O(N2),且最大迭代次数不超过50次。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计算效率、分辨率以及参数估计精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2371446, 61971412)和青年创新促进会(No.2023030)的资助。

图1 RMSE随阵列阵元数变化曲线(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图2 计算时间随阵列阵元数变化曲线(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图3 RMSE随时域采样点数变化曲线(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图4 计算时间随时域采样点数变化曲线(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图5 RMSE随SNR变化曲线(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关键词:解耦原子范数最小化,快速内点法,二维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

参考文献:Y. Gao,M. Wu,C. Hao and D. Orlando,”Efficient Gridless Range-angle Estimation for Active Sonar Systems Based on 2D Fast Interior-Point Method,”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DOI: 10.1109/TAES.2025.3576084.

论文链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1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