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2025年全国计算声学大会成功召开
学会动态

人物专栏

  • 毛伟

    毛伟,男,1986年11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

                       
  • 宋韧

    宋韧,现任重庆清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声场设计、定向发声等。 学历与经历: 1992年~1996年首都经贸大学 ...

                       
  • 马晋毅

     马晋毅,男,1971年10月生,汉族,山西晋中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 牟笑静

    牟笑静,工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2025年全国计算声学大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23 学会动态 浏览次数:248

2025年8月14日—17日,由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计算声学大会”在云南省大理市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联合机械系统与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承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声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协办,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首席赞助单位。

      会议聚焦“声学计算方法、气动噪声特性分析及降噪方法、水下噪声特性分析与降噪方法、声学超结构与超材料、噪声控制、超声及声传播预测方法”等创新主题,旨在促进声学计算方法发展,推动计算声学在声学设计与噪声控制中的应用,为国内计算声学领域从业人员、单位、团体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企业展示平台。本次会议共收到专家报告、投稿交流136篇,包含大会特邀报告5篇、分论坛特邀报告36篇,稿件95篇,参会代表人数超过220人。开幕式及大会报告环节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线上参会人数超过五万人次。

第五届全国计算声学大会合影开幕式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德森教授、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主任蒋伟康教授分别致辞。希望经过本次会议,可以推动计算声学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的发展,将理论基础推向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为水声探测、建筑声学、声学材料设计等新兴方向开辟广阔的空间。让科研力量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区域乃至全国声学领域的创新突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幕式由计算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海刚教授和吴海军副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式现场

大会主席杨德森院士(视频)致辞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军研究员致辞

计算声学分会主任蒋伟康教授致辞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环节邀请了5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作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军峰作了题为《空间感知声场建模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报告梳理了超临场感通信的技术脉络,分别从三维声场分析、正常重放两方面,讨论了超临场感通信的系统架构、物理过程以及基于空间外推特性的稀疏重构算法,为空间感知音频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军峰研究员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长聘教授、航发院飞行器气动与声学团队负责人李晓东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气动声学:从历史看未来》的特邀报告,报告梳理了计算气动声学30多年来的成果与应用,剖析了传统理论方法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技术脉络,展示了优化设计的具体工程应用实例,为气动声学在低噪声设计优化方向提供了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思路。

李晓东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福耀科技大学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郑辉教授作了题为《惯性放大声学超构板壳的振-声学高效计算方法研究》的特邀报告,报告介绍了能量泛函变分原理,阐述了IA声学超构板的惯性放大带隙、振动传递率和声透射损失的参数影响规律,为解决声学超构板壳设计存在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

郑辉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汉江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杜选民研究员作了题为《计算声学在声呐工程中的应用》的特邀报告,报告梳理了主被动声呐的论证与设计流程,介绍了计算声学在水下声传播建模、换能器及阵列设计、信号处理、声呐性能预报等过程中的应用,讨论了未来计算声学在水声智算、虚拟声呐实验、数字孪生声呐等方向前景,为实现数字声呐向认知声呐的跨越提供新思路。

杜选民研究员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中科海光智能计算产品事业部唐鹏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国产异构算力助力计算声学研究》的特邀报告,报告剖析了计算声学正在面临的高阶数值方法与复杂场景仿真的双重挑战,介绍了国产GPU兼容CUDA与ROCm双生态的技术路径,为计算声学提供了高效且可控的算力解决方案。

唐鹏高级工程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分会场学术交流

分会场学术交流

      大会安排了12个分会场的学术交流活动,主题涵盖“声学计算方法”、“气动噪声特性分析及降噪方法”、“水下噪声特性分析与降噪方法”、“超声及声传播预测方法”以及“声学超结构、超材料与噪声控制”等多个方向。与会代表们围绕各主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关注计算声学领域的创新原理、先进方法与关键技术等前沿发展方向。大量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交流,展示了各自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计算声学领域蓬勃的活力与发展潜力。

分会场会议现场换届工作会

换届工作会

      在会议举办期间,进行了计算声学分会换届工作,经过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二届计算声学分会委员会。新一届委员会在人员规模、单位覆盖面都有扩展。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军研究员出席并指导了本次的计算声学分会的换届工作。

计算声学分会换届会议现场闭幕式

闭幕式

      闭幕式上,蒋伟康主任发表闭幕讲话,对大会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期望。第五届全国计算声学大会圆满落幕,期待下一年度盛会在宁夏银川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