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2
为推动中国声学领域的进步,鼓励创新性研究,促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我国声学领域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
-
2024/12/29
2024年12月18-19日,中国声学学会“科创中国”音频时代新电声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专家及工作人员参与了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在...
-
2024/12/22
2024年11月28日-30日,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24年学术交流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主办,...
-
2024/12/15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声景定义为某场境中,个体或群体对声环境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不同于传统的噪声控制,声景视声音为一种资源...
马晋毅
发布时间:2022/11/03 人物专栏 浏览次数:5622
马晋毅,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微声电子和传感器技术。现任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学会理事,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电子元器件专家组专家、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军工配套领域专家,重庆市声学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压电与声光》主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次,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次,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1次/三等奖 3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3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1次。发表学术论文 30余篇(SCI收录 16 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先后被授予“重庆英才 名师名家”(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009年)和“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 年)等荣誉称号。
马晋毅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包括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核心器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工信部强基工程、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型谱、科工局关键材料、重庆市产业化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总经费超过 18亿元,其中“核心元器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是重庆市直辖以来承担的经费数额最大的国家发改委项目。该同志项目攻关过程中,勇于担当,勤奋踏实、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在推动军民用微声电子和传感器学科发展,保证军民用电子器件的自主可控,促进产业升级,以及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等方面均做出了显著贡献,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
一.专业技术
1.微声电子
(1)在体声波专业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微声薄膜器件领域全部 2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 6吋微声薄膜器件工艺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射频前端收发双通道无源滤波器与射频集成电路的低温全异质集成;体声波延迟线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批量装备防空和反舰两大主力导弹系列,实现了该类器件在国防重点工程中的完全自主可控。
(2)在声表面波专业方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大幅提升 5G移动通信用滤波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全面进入华为、OPPO、VIVO和中兴等国内主流手机和通信设备,年出货量从 500万只大幅提高到 20亿只,打破了国外垄断,推动了产业升级,为 5G新基建自主可控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高性能声表面波器件在相控阵雷达、北斗导航等国防重点工程中实现大批量配套,实现了该类器件在国防重点工程的完全自主可控。
(3)在传感器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带头人,在高灵敏度化学战剂传感器和声共振式风速风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分别达到世界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军转民的文物保护产业成为国内行业领军者,2021年产值达到 1.5亿元。
二、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
作为团队带头人,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才的凝聚与培养,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其中 2人被评为“重庆英才 青年拔尖人才”,1人被评为 2018年中国电科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毕业博士 1人,在读工程博士 7人,新聘集团高级专家 1人,专家 9人,形成了一支超过 120人的高素质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微声电子和传感器研发团队。